中国科幻电影的第一次同步
《流浪地球》我给100分,因为这是中国科幻电影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步的第一次,是“1”
从第一部贺岁片《甲方乙方》开始,中国电影逐步商业化、资本化。再到A股出现GXCM和HYXD开始,已被市场证明的题材套路+流量明星+票房与制片成本的明暗操作+股票炒作+……,席卷这个行业。巅峰之作就是上市公司疯狂并购空壳IP、ZW和阿里影业的港股传奇、小鲜肉和小花收割流量税、春节档只剩动画片……。
但是市场是看不见的手,远比任何个体都更具智慧。于是,这个市场只能停留在600亿的规模(这个数字其实还有待脱水)。商业价值之所以不能提升,因为社会价值跟不上,说到底,就是电影拍得太难看,既不好看也不令人回味,用户不愿意掏钱。
可是如果这个市场是应该长期同步的,那么最近几年的泡沫期,为什么始终不破灭?为什么市场还有几百亿规模?
也许中国电影这些年所有荒唐事,是一种铺垫、是一种地表下的积累,现在台上的老板和巨星们都是过眼云烟,帮助这个生态系统维持了温度而已,更重要的是,泡沫滋养了整个行业里的每个岗位,给了热爱这个行业的工作人员一个活下去求发展的机会。
最好的证明:《流浪地球》作为一部科幻片,其实电脑特技能力不足,导致硬菜不够,但是电影刚开始的地球飞向太空的一幕,绝对100分,这个镜头的震撼感,前所未见,我相信这一定是真的热爱宇宙、又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特效团队的作品。做这个特效镜头确实是为了赚钱,可这不完全是钱的事,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热爱。
把大刘的作品拍成电影,绝对是不理性的人才会干的事。他的作品,既难拍,又耗特技成本,可是科幻迷的人数,哪里够支撑起票房,甚至是够排面能安排在春节档。
那么吴京,难道是个理性的人?!战狼1、2,以我的观点,那真是……。明明赚到了大钱,又有了这两部电影的“非理性成功”,完全可以继续拍3、4啊,却投入资源到《流浪地球》,一部看上去要赔大钱的片子。中国是科幻迷多还是战狼受众多?!
其实,大刘,才是最没理性的人!他在娘子关电厂写了那么多年无人看的科幻小说,在常人看来就是不理智的胡闹,不符合任何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。
那么多的不理性凑一起,就是非要死磕科幻,就是非要弄这样一部不在乎商业价值的电影。站在院线的角度,其实春节上什么片子都是大卖,非要上科幻?!
以上的不理性,最终带给观众这样一部完全投入和震撼的科幻片,当人类命运起伏之时,我能听到抽泣的声音,当最终高潮的无声长镜头来临时,却听不到一点点声音,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。
能够让用户真的满意,就是”1“,以后的一切,只是”0“
问小伙伴一个问题,证券分析、投资分析、企业经营,到底是依靠理性还是感性?!我想肯定是依靠理性。但是企业创立,恰恰不是理性的,因为在万事初始之时,企业家除了知道一些用户的需求,和自己那未经实践验证的“点子、理想”之外,其实什么都不知道。就算创业成功的赔率巨大,但在渺茫的概率面前,最后的期望值也许不值得尝试。
但是始终100%理性,就一定会丧失未来。因为对于世上99%的人来说“同归于尽好过坐以待毙”。所以,才会出现企业家(盲目信念和理性做事共存的奇怪物种)。
而所有企业家的总和,都是在为所在生态系统的进化做铺垫,没人知道那个突破飞跃在什么时候到来。幸存者日后会在演讲中提到自己是如何从早期的泡沫中全身而退。但我们应该记得,由社会所有人承担的泡沫损失、那些盲目的行业早期的企业家,都是这个行业社会价值的最大部分,如果最终没得到商业价值的同步,那么这个系统就会毁灭。
所幸的是,中国这个系统,尽管有无数的缺点和悲剧,但还算是个长期同步的系统。
以下有剧透,警告!
看电影的时候,有两个地方,我想和孩子解释一下,担心他不能理解:一是”流浪地球“计划启动后,没有抽签得到进入地下城机会的人,他们的结局如何?这对他们是否公平。二是,空间站放弃地球,这种牺牲小概率保证大概率的行为,是否有道理。
不过,我还是没和孩子讲,因为等到他看到《三体》小说时,自己体会到大刘的伟大之处,岂不更好。
在我看来,大刘对人性的理解,甚至超过他口碑爆裂的想象力。同样的”牺牲题材“,在《星际穿越》里面,教授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所有欺骗行为和结局,太过”政治正确“。而大刘则用蓝色空间号、万有引力号、与地球的故事来表达:当人类这样做的时候,就不再是地球人类,而是另一个物种了。试图保存人类文明的愿望,最终改变的是人类本身。
所以,会心一笑: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,果然是奢望。